起因是一个up在B站发布了一个视频《我在北大附中上学的一天》,因其作息和课程过于轻松和休闲,引发网络做题家们的强烈愤慨,凭什么我们内卷到如此地步他们却可以如此轻松上
清华北大?微博用户@千寻和菠萝油有感而发写了一篇短文,引发强烈共鸣:我希望北上这种发达一线城市的朋友,在所有谈到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话题时,能表现出适当的沉默。刚刚刷到一个北大附中的女生拍自己高中的一天,八点多到校,击剑国文,生物实验话剧排练。评论里河北,河南和安徽这些高考大省的同学表达了朴素的羡慕之情。紧接着就有北京人表示:“北大附是特殊情况,大家不要误会,北京其他公立学校同学也是要和大家一样穿校服做试卷刷题的。”我真的很想请求一下这些同学,在类似黑人群体控诉“blacklivesmatter”的时候,就收一收你说“alllivesmatter”的欲望好吗?大家同样是早起上学,你七点半起床,我五点半起床。同样是老师讲课,你的老师毕业于北师大,我的老师毕业于省内二本师范。同样是做题,你是为了考上重本,我是为了考上本科。你的模拟考是海淀联考,我的模拟考是学校从江浙沪那里借来的考卷。你的那些话,在那些每天在学校呆12+小时,周末只休息半天,学到掉头发,最终只考上一个二本的做题家们面前说:“我们学习也很努力。”既正确又烦人。我举个例子,我的一位户籍北京的网友,说自己没法考研,只能选择出国的原因是:“没法坐在那一天学个上十小时。”我不求你们反思自己的privilege了,沉默是美德。